打造文艺精品,展示民族艺术新魅力
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品牌,指导“迤沙拉姊妹节”“新山傈僳族约德节”等民俗活动持续举办,包装“阿木诗依”傈僳族服饰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打造优秀民族文化展示窗口,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推出民族题材优秀作品,长篇小说《阿依阿月》入选《中国彝族当代小说大系》,戏剧小品《帮厨》、故事汇编《攀枝花开——攀枝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集》等生动展现了各民族风情。以米易傈僳族祖居圣地博物馆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场景,入选“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新空间。
升级文旅产业,培育民族经济新动能
推动民族元素景区提质增效,成功创建迤沙拉历史文化景区等2个国家4A级、5个3A级旅游景区,新山傈僳族乡获评天府旅游名镇,培育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等1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创新推出精品线路,将红色教育、三线文化、自然科学教育与民族文化有机融合,推出民族类精品研学旅游线路3条和仁和区迤沙拉村、米易县新山傈僳族村民族特色旅游线路6条。
拓展区域合作,构建民族交流新格局
建好周边合作“朋友圈”,与凉山州会理、云南省华坪等周边城市签订《九地文旅区域协作联动发展协议》,共同推动金沙江区域“中圈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融合发展。深化跨区域协作“一盘棋”,参加2024湄公河旅游论坛、大理丽江迪庆怒江联合加快推动滇西北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第二次协作联席会议等活动,共同发布大香格里拉区域联盟倡议,进一步加大与攀大丽香旅游联盟城市的协同发展和区域合作。拧紧文化交流互动“责任链”,组织专业演出队伍、文化志愿队伍等,先后赴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华坪县开展演出等交流活动30余场次。加大与楚雄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等研学旅游市场对接,协调组织双方客源互动研学交流,共促研学旅游市场发展。
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民族团结新氛围
实施全域宣传,利用各文旅场所LED屏、宣传栏等载体,持续传播民族团结理念。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团结奋进新时代”的主题文艺演出和姊妹节、“约德节”等特色民族节庆活动,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用好传播平台,在北京“美丽中国行·康养旅游推介大会”、成都“大运会”等平台宣传推介攀枝花民族文化资源,展陈民族文创产品,对外发布出游点位,塑造“攀枝花 不止阳光”文旅形象,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